近日,一起英国网红钢琴博主与一行中国人发生言语冲突的事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这件事众说纷纭,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还是中立的用户居多。当然,英国网红和中国一行人也各有网友认为占理,先抛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我们来看下目前当事双方的情况如何。
该事件发生后,英国钢琴网红靠卖惨、博取同情、号召自己的粉丝抨击中国人、接受访谈这一系列组合权,收获了几十万的增量粉丝关注,并获取到了巨额收益(其参加访谈时说自己收入超过 400 万英镑),简直是名利双收。反观几位华人,因为人微言轻及国人高标准严要求的“过度自我反省”,却身处-网-暴-之中,被人追着骂到身败名裂,更甚至被恶意-网-暴-。单从结果来看,毫无疑问,这一波深谙流量之道的Dr.K获得了碾压性优势,取得了-单-向-屠-杀-式-的全胜。
可是,这种罔顾事实,恶意炒作,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吃人血馒头的流量,各位真的还愿意继续做帮凶吗?英国钢琴博主 DR.K行为傲慢乖张,不仅-辱-华-,还公然支持-港-独-台-独-,对华人群体极不尊重,这种靠与主流社会公德秩序对着干的流量,真的值得去蹭吗?
众所周知,流量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各类网络平台和自媒体都在追逐流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获取和留住用户的问题。然而,在追求流量的过程中,一些人却不择手段,无视道德底线,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获取所谓的流量。这种无底线炒作,公然碰瓷,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行为,无论是从道义层面还是从商业层面来看,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有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为社会传递正能力,去引导大家尊重他人,维护社会良序公德,而不是利用挑衅和歧视来获取关注。毫无疑问Doctor K博士是深谙流量之道的,通过他往期的视频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是他惯用手法,无论被他盯上的人有没有上钩,都会成为他获取流量的工具和筹码。
其次,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和喜爱,是用户主动选择关注和传播的结果。而通过挑逗和上升意识形态来引发争议,只是一种暂时的炒作手段,并不能真正获得用户的真心关注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引发负面的舆论效应,让公众对于相关平台和自媒体产生质疑,甚至失去信任,近几年不断反转的新闻事件更是让人们失去了对自媒体公信力的认可。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善意,而不是制造争议和矛盾。DR.K作为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的从业者,应该有责任去创造和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只有真正的流量才能带来持久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同时,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也要学会保持清醒,提高分辨能力,从而不轻易被人带节奏,华人走在外面总是会比别人多一分关注,这份关注也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千夫所指。
最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该基于相互尊重的前提。诚然,华人群体有沟通不当的成分,但一开始他们的沟通是非常友善的,诉求也是非常克制的,DR.K依仗英语母语优势,其实不难理解他们的意图,但其并没有进行善意的提醒纠错,还进一步的激化矛盾以获取关注度和流量。事件发酵到这种程度,也只能说华人群体在外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被固有意识中外国人都是绅士的、文明的、礼貌的假象所迷惑。要加强辨别能力,远离网红炒作,对强权和PUA 大胆说 NO。